福州华研牛皮癣医院
福州华研牛皮癣专科 > 带状疱疹 >

皮肤产生带状疱疹是什么原因?

福州华研皮肤病医院发布时间:2019-03-05 13:22

皮肤产生带状疱疹是什么原因?带状疱疹(herpes zoster,HZ)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(varicella-zoster virus,VZV)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。

其特征为簇集性水疱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,呈带状分布,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及部分淋巴结肿大,愈后极少复发。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取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。

那么带状疱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?下面福州小编给大家分享下。

(一)发病原因

本病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引起。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,经过血行传达,在皮肤上呈现水痘,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呈现水痘,是为隐性感染,成为带病毒者。

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,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,并埋伏在该处,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用低下时,如患感冒、发热、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,病毒又被激起,致使神经节发炎、坏死,一起再次激活的病毒能够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作疱疹。

在少量情况下,疱疹病毒可分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,引起运动性神经麻木,如眼、面神经麻木以及胃肠道和泌尿道的症状。

VZV属疱疹病毒,为嗜神经病毒。完整的VZV呈球形,直径约150~200nm,核酸为双链DNA,由正20面体的核衣壳组成,外层由疏松的脂蛋白形成包膜,分布有病毒编码的糖蛋白,病毒颗粒仅外壳具有传染性。水痘和带状疱疹在临床上是两个不同的疾病但是由同病毒引起。VZV原发感染后大约有70%的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,约30%的人为隐性感染,二者均为带病毒者。

(二)发病机制

VZV从皮肤黏膜进入神经纤维,侵入灵敏的神经节,形成埋伏感染,对机体不形成损伤,但一旦VZV取得再活化的条件则又感染致病,对于VZV再活化的机制现在尚不清楚。但许多因素与带状疱疹的发作有关,如过度疲劳、精神创伤、霍奇金病及其他恶性肿瘤、长时间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激素、放疗、大手术、重金属中毒等诱因的影响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到 低水平,VZV不能被操控,即在神经节内增殖扩散,导致神经坏死和炎症加重,临床上呈现严重神经痛,VZV逆向传至灵敏的神经,引起严重的神经炎,并向皮肤灵敏的神经末梢扩延,在该处形成簇状疱疹。

皮疹呈现的 天皮肤神经纤维发作退行性变,表明灵敏的神经节内的感染侵犯到皮肤,神经节的感染能够扩展至附近部位,沿神经后根扩散至脑膜,导致软脑膜炎和节段性脊髓炎及前角运动神经感染,引起运动神经麻木等伴发症。随着年纪的增加,细胞免疫对VZV的应答反响也随之减弱,老年人对VZV的细胞介导免疫反响表现为选择性并渐下降,因此老年人带状疱疹的发病率、严重程度及并发症都较高。本康复后能够取得终生免疫,稀有复发。